1522

在貧窮的客家農村出生和信主的陳天雲,見到農村教會牧者已屆年邁。他決意效法昔日宣教士榜樣,不畏艱辛,為古老教堂努力建設,悉心栽培年青人,讓福音繼續在客家地區傳揚。

「我大概五六歲的時候,就跟我奶奶去教堂;後來跟著我父親到深圳。但到中學時期就輟學,因為我不是本地人,學費特別貴。」

陳天雲留在深圳的教會裡做雜工;工餘時他上培訓班,也去成人的學校讀書。自學了兩年後,他辭去了教會的工作,轉折又回到自己的家鄉。

那裡的傳道人看見陳天雲能彈琴,便說:「教會裡很少有這樣年青人,你願意留下來嗎?」

「剛好參加一個學習班,才知道整個地區的教牧同工都是老人家,便受感動盼望有機會服侍主。」

1999年陳天雲考進了神學院,不久他就遇到挫折。

「開學時要做一次考試,讓老師大概了解一下同學的語文程度。
還記得我的分數是倒數第一名,我覺得很難過。」

之後,他慢慢地克服了困難,成績也進步了很多。畢業後,便回到客家地區的教會事奉。

陳天雲不但要牧養信徒,還要照顧一些會友的生活細節。

「生活上要跟老人家協調,飯要煮爛飯,菜要煮得爛;病了要帶他去看醫生。老人家腸胃很不好,常拉肚子,衛生間到處都是,又要換很多褲子。」

他自覺吃了很多的苦,但回想到以前的宣教士,他明白這一點點的苦算不了甚麼。

生活的點滴都應該要學會
用這樣的心態去服侍上帝

 

農村裡面很多人都去了城市打工,剩下來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家、留守兒童,還有一些婦女。

陳天雲就鼓勵他們必要知道:「神要我們做些甚麼?」讓他們找回正確的價值與方向。

~ 陳天雲,廣東省伍華縣
足本故事:《按此收看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