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89

翁嘉怡和秦旨臻是美國出生的第二代華人,求學時期已有清晰目標,創立了自己的宴席到會生意。他們生活中走過不少彎路,在信仰裡面亦找回真我,明白生命意義,願意繼續服侍社群。

雖然翁嘉怡與秦旨臻仍在求學階段,但已經踏出自立的第一步,開始自己的生意。雖然說這是一盤生意,但他們只想把它視為一個能服務大眾的機會。

兩人異口同聲說:「我們從小被教育,要努力成為人上人,去當一個管理階層,沒有人想要當服務生。我們的想法恰好相反,像《聖經》教導我們要謙卑服侍他人,藉此彰顯基督的愛。」

翁嘉怡表示:「這種行為和想法,會被社會認為是不可思議的。特別是在華人的傳統觀念裡,認為餐飲業是相當辛勞而回報又少的工作,但這正是我們經歷基督的機會。」

「我們不是靠話語去傳福音的,而是透過行動、愛心、謙卑的態度去服侍。對我們來說,這是一個積極服務別人的機會。」

他們並非要賺錢,而是全心投入。這份認真的態度,與他們從小在教會成長有一定的關係。

翁嘉怡回想自己從小沒有離開過教會生活,他憶述:「從小在教會長大,對我來說是理所當然。父母在教會裡有許多事奉,我們以教會為家。」

「記憶中,我的成長都在教會度過,讀《聖經》 背誦經文是我的一大樂趣,因為從中亦得到不少獎賞。」翁嘉怡自信地說。

然而,秦旨臻的情況有點不同,他作為牧師的兒子,自言感到壓力﹕「當別人對你有這樣的期望時,你很自然地會有反叛之心,因此我從小便喜歡搗蛋。」

在成長的過程中,他們慢慢開始對父母從小所灌輸的基督信仰產生懷疑。

翁嘉怡解釋:「我有許多頭腦上的知識,對《聖經》的故事我瞭如指掌,但我的心與祂是疏遠的,我的心沒有與耶穌建立關係。尤其在初進大學的那段日子,我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。」

我究竟相信甚麼
是為了取悅父母
還是我真的自己相信

秦旨臻也同樣要面對很多問題。他描述當時的心情:「我心裡充滿苦悶,對神的帶領難以釋懷,所以許多時候不想親近神,而且感到自己不配與敬虔的基督徒在一起。我雖然有豐富的《聖經》知識,但覺得自己不夠敬虔。」

我承認神掌管一切
但認知與現實形成的落差
萌生了對神的埋怨

在他們掙扎的時候,再不是由別人告訴他「神是怎樣的神」,而要他們自己去體驗經歷。縱使父母嘔心瀝血地教導他,到了那一天孩子還是要自己獨立去面對信仰

因為信仰是沒有捷徑的

因著家人的同心禱告,秦旨臻和翁嘉怡不約而同地,在大學期間回到上帝的身邊。

翁嘉怡由當初認為只叫人向善的宗教學科,到今天他相信神掌管一切。「當祂讓我謙卑順服的時候,我終於體驗到神的恩典,而且明白到福音在我生命中的意義。我才看見自己真是一個罪人,內心很需要耶穌。」

秦旨臻坦言:「神一直在教導我要謙卑,不要自高自大 ,開始意識到我的生命是不完全的。我突然醒悟自己有許多不足,但祂依然愛我,在我身上仍有祂的計劃,我依然是有價值的。」

今天,他們不單透過到會服務服侍社群,更進入神學院接受神學和輔導訓練。

翁嘉怡認為自己的責任除了教導之外,亦會包括牧養和輔導。而秦旨臻則看到這一代要面對很多精神上的壓力,要解決這些問題,唯一方法是把福音融入輔導之中。

他們同樣在信仰裡找回真我,並明白生命的意義和方向。

~翁嘉怡和秦旨臻,洛杉磯
足本故事 連結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